• <track id="olgpo"></track>
  • <track id="olgpo"><div id="olgpo"></div></track>

      <track id="olgpo"></track>

        <tbody id="olgpo"><div id="olgpo"></div></tbody>

        云南省民族商會 官方網站

        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創新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5-10-26 16:45:10 云南省民族學會39024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創新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云發〔2014〕1號)和《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黨管人才的實施意見〉的通知》(云辦發〔2014〕29號)精神,深入落實國家、省和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大力推進人才強市戰略,著力構建人才競爭比較優勢,為昆明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爭當全省跨越式發展排頭兵和火車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現就創新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工作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 重要意義

        人才資源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人才在綜合實力競爭中具有決定性意義。昆明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經過全市廣大人才工作者共同努力,近年來我市人才總量穩步提升,人才結構日趨合理,人才環境不斷優化,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必須清醒認識到,目前我市人才發展的總體水平與昆明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有較大差距,人才發展既是昆明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關鍵要素,也是昆明抓住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應對挑戰的重大戰略選擇。我們必須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云南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引進培養人才,加快開放型經濟建設,把加強人才發展作為轉型發展之要、競爭制勝之本、富民強市之基,堅定不移地走人才強市之路,科學規劃、深化改革、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切實做好人才工作,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

        二、 主要目標

        以提升人才綜合競爭力為主線,以提高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擴大人才總量為基礎,以優化人才結構為重點,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大力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實施新一輪“春城人才行動”,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全力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人才特區、打造西部人才高地,培養和造就一支數量充足、門類齊全、素質優良、梯次銜接、布局合理,能夠適應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隊伍,確立人才競爭比較優勢,率先建成西部地區人才強市,成為全省人才工作的“排頭兵”。到2020年,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177萬人,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46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20%,主要勞動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26%,人力資本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18%,人才貢獻率達37%。

        三、 主要任務

        (一)突出培養創新創業創優人才。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緊緊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和創業型城市建設目標,堅持內外結合,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構建面向人才的各類創新創業服務平臺;依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等,重點培養造就一批掌握關鍵技術,具有較高科技研發水平和產業化發展能力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團隊。到2020年,研發人員總量、創新創業人才總量有明顯增長,優勢產業和重大項目高端人才短缺問題得到緩解。全市培養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總數達1000人以上,重點培養造就50名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科技領域領軍人才,打造30個掌握核心技術,擁有獨立知識產權,具有一流科技研發水平和能力的創新創業團隊。

        (二)大力開發經濟領域緊缺亟需人才。積極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潮流,緊緊圍繞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奮斗目標,突出經濟重點發展領域人才需求。在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高原特色農業、新能源、環保、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金融、物流業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培養開發亟需緊缺專門人才,大力開發一批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一流的外向型經濟人才。到2020年,從國內外重點引進經濟社會發展緊缺急需的高層次人才1000名左右,使我市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各類專業人才數量充足,人才引領帶動產業發展作用發揮明顯。

        (三)大力開發社會公共服務重點領域專門人才。以提高素質為根本,以優化結構為重點,以滿足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為目標,大力開發我市社會重點領域專門人才,推動各行業、各領域、各層次社會人才協調發展,并逐步實現初、中、高級社會專業人才合理配置。到2020年,市級以上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達50名,醫療衛生人才總量達7萬人, 教育優秀人才總量達1萬人以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達到1.5萬人左右,法治專業人才達1.8萬人。

        (四)實施重大人才工程項目。繼續推進實施昆明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中的人才特區建設工程、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借才引智工程、創新創業人才培育工程、萬名六類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文化名家集聚工程、全民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人才春城”學習型社會建設工程、人才信息化平臺建設工程九大工程和高技能人才開發計劃、“春城之星”青年英才培養計劃、“紅霞之光”老年人才開發計劃、面向西南開放國際化專門人才開發計劃、都市農業人才開發計劃、新興產業人才開發計劃、物聯網人才開發計劃、現代服務業人才開發計劃八大計劃,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隊伍活力。積極培養申報“云嶺牌”人才,到2020年,力爭培養4名“云嶺學者”、30名“云嶺產業技術領軍人才”、20名“云嶺首席技師”、30名“云嶺教學名師”、8名“云嶺名醫”、5名“云嶺文化名家”。

        四、 主要措施

        (五)搭建創新創業平臺。

        1. 設立創新創業園區聚集高層次人才。出臺優惠扶持政策,鼓勵支持各縣區、五個開發(度假)園區充分利用自身特色資源優勢,設立創新創業園區吸引、聚集高層次人才。

        2. 建設一批院士工作站。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企業為主要載體,依托各級各類園區,加強產學研合作,建立一批院士工作站,推動院士工作站向企業聚集、向創業行動、向市場發展。對經昆明市批準建立的院士工作站,給予50萬元經費補助,主要用于院士工作站條件改善、日常運作、重大項目和科技成果前期準備等。

        3. 設立博士后工作扶持站。每年設立3-5個博士后工作扶持站,作為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的前期培養單位,集中力量對有發展前景的科研企事業單位進行扶持,每個扶持站扶持期四年,扶持資金20萬元,分年補助,每年5萬元。扶持期內,鼓勵條件成熟單位申報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

        4. 建設昆明市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創優示范基地。緊密圍繞昆明市重點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十三五”期間,在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工業園區(開發區)、大學生(留學生)創業園等各類園區建設20個示范基地,在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其中企業申報的示范基地入選比例原則上不低于60%;加大對基地的扶持力度,支持基地和基地內的單位申報科技項目、工程項目、產業發展等項目;對成績突出的示范基地重點培養,作為候選推薦申報云南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5. 支持創建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實驗室。對被認定為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實驗室的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中小學校等單位,市級科技計劃安排每個單位10萬元的引導經費,用于開展各類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

        (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 實施科技創新夢想工程。貫徹落實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的要求,積極打造以大學生為主的各類青年創新創業人才的眾創空間,幫助青年創新人才實現創新、創業、創造夢想。實施創新夢想工程三個計劃即創新夢想導師計劃、創新夢想孵化基地計劃及創新夢想服務平臺計劃。簡稱為335工程,即:2015年起,力爭到2017年,全市認定300名創新創業夢想導師和50個創新創業夢想孵化基地,建設一批創新創業夢想服務平臺。

        2. 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力度。繼續開展高層次創新人才選拔培養工作,對確認為昆明市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的,在培養期內,其年度考核結果為“實現培養計劃目標” “基本實現考核培養計劃目標”,分別給予帶頭人、后備人選相關工作津貼;帶頭人5年考核結果均為“實現培養計劃目標”且培養期滿綜合考核為“優秀”的,可授予“昆明市科技領軍人才”榮譽稱號。

        3. 加大科技創新團隊的建設培養力度。對批準創建科技創新團隊的,市級科技計劃一次性安排不低于20萬元的引導經費,所在單位按不低于3:1的比例配套,主要用于項目(課題)研發和人才培養等創新團隊建設。市級創新團隊經培養成為省級科技創新團隊的,再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補。

        (七)培養經濟領域專門人才。

        1. 建設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各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經認定的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采取后補助的方式一次性給予不低于20萬元獎補;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市科技管理部門推薦并獲得省級認定的,采取后補助方式給予40萬元獎補;對通過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的,采取后補助方式給予100萬元獎補;對在昆明設立分支機構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市級科技計劃安排不低于200萬元的建設引導經費。支持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園區聯合建立重點實驗室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 推進專家服務站建設。每年培育3個以企業為主體的專家服務站。對經昆明市批準建立的專家服務站,給予30萬元經費補助,用于專家服務站條件改善,日常運作,重大項目、科技成果前期準備、科技成果推廣等。促進企業與專家及其創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努力研發和轉化一批技術創新成果、培育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培養一批經濟建設一線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將專家服務站作為引進人才、引進項目、引進資金的創新載體,最大程度地把創新要素引入基層,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3. 充分發揮企業培養經營管理人才的主體作用。按照“政府組織推動、職能部門牽頭、行業協會組織實施、企業主體自覺參與”的運行機制,建立以需求為導向、項目為核心、市場化配置為重點的企業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充分發揮企業培養經營管理人才的主體作用,形成企業自主投入、自主實施、自主管理的自主培訓機制,發現和培養一批懂經濟、會管理、會招商引資的人才。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提升經營管理人才管理水平和職業素養。培養一批能夠帶動企業發展的產業領軍人才。加強企業家后備人才隊伍和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加快培養對外經貿與國際物流、國際金融與資本運作、通曉國際貿易規則的外向型人才培養。大力引進職業經理人,支持國有企業采取年薪制、管理入股、股權激勵等多種方式,引進急需經營管理人才,建立健全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強非公經濟組織人才工作,完善政策規定,健全工作機制,充分調動他們做好人才工作的積極性。

        4. 在招商引資中搭建招才引智平臺。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內適當區域設立招商引資小分隊,在完成招商引資任務的同時,組織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將市政府駐京辦、駐滬辦、駐深辦等駐外機構的主要職能界定為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依托駐外機構設立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站,負責延攬我市急需緊缺人才,各駐外辦事處主任或副主任兼任站長;在舉行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和重大招商洽談活動的時候,市投資促進局與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可共同組織開展人才招聘會,推介我市人才引進政策環境,招聘各類人才來我市投資興業。

        5. 設立“名匠工作室”加強技師培養。堅持名匠帶高徒的原則,每三年按照產業分布從社會能工巧匠中挑選15名優秀高技能人才擔任“昆明市名匠工作室”的名匠,開展技術傳承創新工作。通過開展“名匠進社區”活動,了解居民的技能培養需求,推動社區開展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在全社會營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對選拔出的名匠在人才培養任期內由市級財政安排享受3000元/月的名匠津貼。

        6. 實施“春城企業職工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圍繞工業、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高原特色農業等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加大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力度,大中型企業職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經費應不少于當年工資總額的2.5%。對于實施技師、高級技師培訓項目的市屬企業(行業)和職業培訓學校,可給予一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補貼。

        7. 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行動”。積極有效地整合、培育技能培訓資源,構筑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之間的“立交橋”,在各類職業學校中積極推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通過學校教育培養、企業崗位培訓、個人自學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力爭每年爭取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項目1至2個,促進技工院校專業建設和內涵發展。

        8. 遴選培養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開展昆明市農村實用人才評選獎勵活動,從2015年起,每年遴選出在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等方面推廣應用實用技術,取得明顯經濟效益,輻射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優秀農村實用人才10名進行重點培養開發,培養期3年。

        (八)統籌社會公共服務領域人才開發。

        1. 實施教育優秀人才培養“萬人工程”,提升隊伍整體素質。以基礎性人才、骨干人才、專家團隊為重點構建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體系,通過人才引進、本土培養等多種方式,打造教育人才高地。組織實施《昆明市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實現教師全員培訓,市級集中培訓萬名中小學專任教師。建立健全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層次的系列化培訓、培養、評選制度,搭建優秀教師成長平臺。創新實施“春城教學名師”工作,打造一批教學名師。加強專家團隊建設,建設一批“名師工作室” “名班主任工作室” “名校長基地” “教科研專家工作室”。推行校長職級制。創新和完善教師補充機制,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選調、引進優秀教師,繼續實施“特崗教師”和免費師范生計劃。對做出杰出貢獻的優秀教育工作者由市政府授予“杰出園丁” “優秀園丁”榮譽稱號,納入市政府“昆明市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到2020年,培養教壇新秀3500名、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達到3000名、名班主任2500名、春城教學名師500名、名校長100名,引進教育人才400名。

        2. 全方位提升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素質。分層次建立名醫工作室、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學術流派工作室,加快培養一批德技雙馨和高素質醫療衛生人才。逐步規范對民間中醫人員的管理。建立一、二級學科人才培訓基地,市直屬醫療衛生機構分別建立1-2個專業培訓基地,對縣區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進行專項業務培訓,開展住院(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各縣區級醫療衛生單位,建立相應專業培訓基地,對鄉鎮醫療機構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實施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加大優秀年輕醫療人才培養、引進、選拔工作力度,對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學科帶頭人進行重點培養。實施昆明市衛生科技人才培養“十百千”工程,即到2020年,培養國內知名專家10名,省級知名專家100名,市級知名專家、學科帶頭人、學科帶頭人后備人選1000名。加強以全科醫師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服務能力。

        3. 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合理配置社會工作人才,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慈善事業、社區建設、婚姻家庭、精神衛生、殘障康復、教育輔導、就業援助、職工幫扶、犯罪預防、禁毒戒毒、矯治幫教、人口計生、糾紛調解、應急處置等領域直接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社會服務的優勢,優先培養為特殊困難群體、家庭和個人服務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推動各行業、各領域、各層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協調發展,并逐步實現初、中、高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合理配置。加大培訓培養社會工作管理人才的力度,嚴格落實“推進村(社區)工作者專業化發展,對村(社區)干部考取社會工作師職稱的社會工作者每月給予200元的職稱補貼,由縣級財政結合干部補貼待遇予以落實”規定,鼓勵本市人員尤其是城鄉村(居)民自治組織、社區服務組織、公益服務類社會組織、基層社會服務部門等相關人員參加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考試和評價。到2020年,全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達到1.5萬人左右,其中具有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或達到同等能力素質的中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達到600人左右,促進在崗社會工作服務人員接受良好的專業教育和培訓。

        4. 打造思想過硬法治專業人才隊伍。結合中央和省相關政策,制定昆明市法治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意見。把政治過硬作為首要標準,強化政治理論教育,打造思想過硬法治專業人才隊伍。突出“三化”培訓,加大法治專業人才的教育力度。創新和落實法治人才保障激勵機制,切實解決法治專業人才的后顧之憂。建立健全政法部門和法學院校人員雙向交流機制,落實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門人員互聘計劃,重點打造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深厚、熟悉昆明市情的高水平法學專家團隊。設立大學生法律實踐基地或工作站,讓法律專業大學生到社區、人民調解室、律師事務所、公證處等參與社會矛盾調處、法律咨詢以及社區矯正等工作。

        5. 加大民族民間文化人才扶持力度。以提供傳承場所和傳承補助經費等方式,支持我市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活動。提高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經費補助標準,建立縣區級傳承人補助機制。鼓勵開辦傳習館,帶徒授藝,對開展傳承活動較好、積極參加宣傳展示交流等公益性活動的各級非遺傳承人,給予支持幫助。

        6. 強化文化創意人才支撐。以人才結構調整引領產業結構調整,著力提高人才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貢獻率。搭建多種形式的人才成長和培養平臺,重點培養和引進高端創意、高級管理、高級營銷人才和行業領軍人才,完善高級人才獎勵和就醫、就學、生活等配套服務政策。加強高層次人才培訓,與云南大學等高校建立戰略合作,依托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智力和教育資源,共建文化創意產業產、學、研基地,與社會專業機構合作,加強專業技能型人才培訓,形成多元人才支撐格局。通過高端人才引進、培訓,加強與先進發達地區的學習和交流,提高全市文產干部和文化企業負責人的綜合素質。建設一支文化、科技、管理復合型人才隊伍,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知識優勢、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

        (九)引導人才合理流動。

        1. 加大對外人才交流合作力度。加強留學人員創業園區、科技孵化器等引才載體建設。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海外特別是南亞、東南亞高水平教育、科研機構建立聯合研發基地。對進入國家“千人計劃”和云南省“百人計劃”的海外高層次人才進行重點扶持。探索建立“雙向互通、學歷互認、聯合培養、多方共贏”的區域人才體系,努力把昆明打造成為南亞、東南亞區域科技流、知識流、信息流、人才流的樞紐和中心。

        2. 做好特殊人才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職業資格鑒定服務。組建昆明市特殊人才中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職業資格評審委員會,對引進人才和職稱、學歷達不到要求但學術技術水平超群的特殊人才,進行評審認定,有效解決特殊人才中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職業資格鑒定等問題。

        3. 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到基層服務。圍繞我市優勢特色產業,開展市級科技特派員(服務型、創業型)聘任工作,促進項目、資金、技術、成果等各類科技創新要素向基層一線聚集,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h級以上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衛生技術人員,到鄉鎮連續工作滿2年(含)以上的,給予相應崗位補貼,服務人員單位應予以鼓勵支持。

        4. 開辟技能人才上升通道。技能人才可從企業技術技能崗位向專業技術或管理崗位流動,在基層和企業生產一線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等高技能人才,符合機關、事業單位招考條件的,可比照本崗位的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助理工程師參加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或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招考(招聘)。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技能大賽的優秀選手可破格晉升為高級工、技師或高級技師。

        (十)提升人才服務水平。

        1. 暢通人才服務綠色通道。認真落實引進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政策,在出入境和居留、戶籍辦理、工商、稅務、金融、住房、海關、配偶隨遷、子女就學、社會保險、職稱評定等方面為引進人才提供快捷高效服務。建立高層次人才聯絡員制度,用人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與培養、引進的高層次人才聯系,及時了解他們在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予以解決。各相關職能部門在我市各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的服務窗口增加為人才服務內容。加強各類園區的人才服務中心和人才創業基地建設,做好各類社會人才的服務、協調工作。

        2. 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以產業引導、政策扶持和環境營造為重點,不斷完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提升人力資源開發配置水平,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推動發展我市人力資源服務業。要加快推進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分離改革,加大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培育力度,逐步把政府人才服務機構中經營性業務交給中介服務機構辦理,加大政府購買人才公共服務力度。制定人力資源服務業地方性行業規范,推動人力資源市場服務多元化、專業化和產業化。

        3. 實施特殊政策引才。重點引進一批擁有國內外領先專利技術和教學科研成果、能推動我市重點產業技術突破、能帶動高新技術產業和金融服務業發展的特殊人才和創新團隊,允許特殊人才自帶優秀助手,并不受學歷、職稱、身份和專業技術人員崗位比例設置等條件限制。市級引進的高端科技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采購的試驗儀器設備,經批準,可以自主采購。依托招商引資引才,招商引資項目落地中引進的人才及其團隊,符合條件的,可享受高層次人才、服務業人才等扶持政策。

        4. 改善高層次人才待遇。適當提高我市企事業單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生活補助和租房補貼標準。完善政府榮譽制度建設,對作出杰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由市政府授予榮譽稱號;提高昆明市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獎勵力度,一次性獎勵2萬元。

        5.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獎勵導向作用,在各縣區、各開發(度假)園區建立規范有效的高技能人才獎勵制度,對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予以表彰和獎勵。建立健全技能等級與業績貢獻相結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激勵機制,制定技能人才技能等級工資指導價位;企業在制定薪酬結構時,應充分考慮技能勞動者的技能等級和業績貢獻等因素,著力構建科學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企業在聘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可參照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待遇。完善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動機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依法維護用人單位和高技能人才的合法權益,保證人才流動的規范性和有序性。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動和區域合作機制,鼓勵高技能人才通過兼職服務、技術攻關、項目引進等多種方式發揮作用。

        6. 設立昆明市外國專家“春城友誼獎”。從2016年起,每3年組織一次評選表彰獎勵活動,對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外國專家,積極為我市培養人才、向我市捐贈、幫助我市建立新科學、新專業、重點實驗室及希望小學,在教學、科研、出版、對外宣傳引進國外智力做出突出貢獻的國外官方或民間組織的友好人士,幫助提高對“三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及對企業的發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外商投資企業家以及積極招商引資的外方友好人士,由昆明市人民政府授予昆明市外國專家“春城友誼獎”。獎章及證書以昆明市市長名義簽署頒發,并獎勵人民幣1萬元,同時獲獎專家將作為國家“友誼獎”、云南省“彩云獎”后備人選推薦。

        7. 放寬基層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條件。在縣及縣以下單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除國家執業準入制度有明確要求的行業外,大?;蛑袑.厴I,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分別滿15年或20年,且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履職滿5年,可申報評審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大?;蛑袑.厴I,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分別滿8年或13年,且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履職滿5年者,可申報評審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在職稱申報評審中,對論文不作硬性要求,可將年度考核結果或獲得市級以上的表彰獎勵等,作為基層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的主要依據。在縣區所屬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工作崗位工作,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女年滿50周歲,男年滿55周歲,或連續工作滿30年的,因受到單位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數額限制未聘用到相應崗位等級的,可由單位先進行聘任,再進行崗位設置方案調整或自然消化;在鄉鎮及以下事業單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不受高級崗位數額限制,評聘相應專業技術職稱。

        五、 組織保障。

        (十一)加強人才工作組織領導。各級黨委(黨組、黨工委)要發揮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領導作用,黨委(黨組、黨工委)書記作為人才工作第一責任人,要帶頭抓好“第一資源”,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把握人才工作方向,謀劃人才工作大局,管好人才工作大事。各級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不斷加快推進人才工作科學化領導步伐,增強統籌協調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完善人才工作統籌協調機制,切實履行好“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抓戰略思想研究、抓總體規劃制定、抓重要政策統籌、抓典型案例宣傳、抓創新工程策劃、抓重點人才培養”的“四管六抓”職能職責。加大全市人才工作統計監測力度,確保昆明市人才創新體制機制工作順利實施。

        (十二)充實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力量。根據《中共昆明市委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共昆明市委議事協調機構設置方案〉的通知》(昆辦通〔2014〕48號)精神,調整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為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局、市文化廣電體育局、市衛生計生委、市國資委、市統計局。各成員單位要根據工作實際成立本單位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明確專人,統籌本單位業務處(室)力量開展人才工作。

        (十三)建立人才工作議事決策機制。各地各部門要不斷創新“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方式方法,及時讓“一把手”了解獲知人才工作進展情況,積極爭取“一把手”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和支持,形成各部門人才工作重大事項報部門黨委(黨組、黨工委)會討論決策、各地人才工作重大事項報同級黨委組織部部務會議討論決定后向同級黨委常委會議通報核準的議事決策機制。

        (十四)理順黨政職能部門人才工作職責。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是政府主管人才工作的綜合職能部門,要在制定人才政策法規、構建人才服務體系、培育和發展人力資源市場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黨委組織部門、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工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農業部門、民政部門是承擔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責任部門,要切實采取有力措施統籌推進各級各類人才發展。宣傳、統戰、發改、教育、科技、民族、公安、財政、文化、衛生等職能部門,要主動做好人才發展有關工作,抓好本行業系統內的人才隊伍建設。各黨政職能部門要積極貫徹落實黨委關于人才工作的各項大政方針、決策部署和工作任務,充分調動本部門資源優勢,齊抓共管、通力合作,共同推動人才工作各項任務落實。

        (十五)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人才工作。引導和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工商聯、文聯、社科聯等人民團體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社會組織等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人才工作,努力擴大人才工作覆蓋面,提高人才工作影響力。各群團組織要按照黨委(黨組、黨工委)、政府(管委會)的部署和要求,積極參與和開展人才工作,團結凝聚人才,真誠服務人才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及時向黨委、政府反映人才的呼聲和建議。充分發揮昆明人才協會凝聚人才、服務人才的作用。

        (十六)夯實人才工作基礎。積極發展專業化人才理論研究機構,加強人才發展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重視研究成果運用,提高成果轉化率。建立健全人才資源統計和發布制度,明確統計調查的主要內容、調查方式和責任分工,為全面及時掌握全市人才資源基本狀況提供支撐性保障。建立健全人才信息網絡和數據庫,建設政府與企業、人才互聯互通的“春城人才網”,進一步提高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

        (十七)深化人才工作項目化工作。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我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中重點任務和重大人才工程的實施,以及年度重點人才工作目標的完成,按照引領性、針對性、示范性、適用性原則,在調查研究和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設計確定并組織實施重點人才工作項目,嚴格按照項目申報、審批、實施、驗收等程序,統一項目申報、統一評審立項、落實責任主體,由市、縣兩級給予項目資金扶持、進行績效考核評審,確保重點人才項目的開展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十八)加強人才工作信息的溝通交流。建立以人才工作聯絡員為主渠道的人才工作信息溝通交流制度、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擴大)會議制度、人才工作聯絡員例會制度、人才工作熱點難點問題研討協調制度、縣區人才工作溝通交流制度、縣區人才工作者跟班實踐制度,形成縱橫貫通、高效協調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

        (十九)加大人才工作經費投入力度。各級政府(管委會)優先保證對人才發展的投入,專項資金專門用于人才開發、培養、引進、資助、獎勵、統計和服務等工作。制定全市人才工作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實行人才工作經費預決算制度,對規劃重點項目牽頭單位給予保障經費,對重點人才工作項目給予資金扶持,促進人才投入資金形成規模效益,保障財政資金投入人才工作的效益。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項工作經費主要用于保障全市重點人才工程的開展和推進。

        (二十)健全完善監督落實制度。各級黨委(黨組、黨工委)、政府(管委會)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不斷完善人才工作職責體系,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重要申報事項聯動機制,對我市申報省級組織實施的各項人才工程,實行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市人才辦統籌備案上報的工作機制。市人才辦通過隨機調研、專項檢查等措施,加強重點工作督促指導和跟蹤問效,確保人才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地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及其采取年度檢查和日常督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本地本部門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結果以適當形式通報。各縣區、五個開發(度假)園區黨委(黨工委)和政府(管委會)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加強督查考核。


        責任編輯:王俊春錄入:王俊春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會官方網站 云南民族旅游網-《環球游報》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區官方網站 | 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大理旅游網-大理旅游集團官網 昆明旭坤會計師事務所 云南蝴蝶泉國家4A級旅游景區

      1. <track id="olgpo"></track>
      2. <track id="olgpo"><div id="olgpo"></div></track>

          <track id="olgpo"></track>

            <tbody id="olgpo"><div id="olgpo"></div></tbody>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