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olgpo"></track>
  • <track id="olgpo"><div id="olgpo"></div></track>

      <track id="olgpo"></track>

        <tbody id="olgpo"><div id="olgpo"></div></tbody>

        云南省民族商會 官方網站

        文山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5-10-16 10:17:55 云南省民族學會24480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辦、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關精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全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特制定本意見。  

        一、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意義和發展現狀  

        (一)發展意義。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競爭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所在。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我州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支持云南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一帶一路”、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和云南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輻射中心等重大戰略機遇,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構筑國際國內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具有重大意義。  

        (二)發展現狀。經過多年發展,我州科技實力有所增強,高技術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2014年,全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3家,12家被認定為云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2家被認定為云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共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31個(項),新申請專利49件,擁有專利121件,承擔部、省級科技計劃項目22項。形成了一批特色優勢產業,文山三七產業已成為云南打造“云藥”產業、實施“兩強一堡”戰略的重要龍頭骨干產業,建成了云南省第一家生產冶金級氧化鋁企業,選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作新品種189個;攻克了三七提取加工工藝研究、鋁工業煙氣脫硫及資源化利用等一批關鍵技術;全州共有省級技術創新人才17名,居全省16個州(市)第2位,共培養27名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構建了“云南省三七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七產業共性技術開發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平臺,建立了11家企業技術中心,文山三七產業園區被省政府認定為“云南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園區”和“云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2014年,全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85.39億元,增加值20.89億元,占GDP比重為3.39%。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省第九次黨代會、州委八次黨代會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加快跨越發展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我州資源和區位優勢,以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和云南“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輻射中心”等重大戰略為契機,以依靠創新驅動,推動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為核心,緊緊圍繞國家和省確定的發展方向,以發揮優勢和彰顯特色為突破口,選擇市場前景好、資源消耗低、帶動能力強、競爭優勢大、經濟效益好的領域作為主攻方向,以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抓手,以基地為載體,以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突出鏈群發展思路,推動發展補鏈環節,在現代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形成優勢顯著、高端引領、錯位發展的集群態勢。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持續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基地,推動全州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式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市場導向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堅持市場的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和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發揮政府戰略引領作用,完善政策措施,把政府和市場力量有機結合起來,加強規劃指導和政策扶持,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環境,培育新服務、新市場、新業態。  

        2.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相結合。深化產學研合作,著力提高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強國際國內全方位合作,引進人才、技術、資金和項目。  

        3.堅持國家產業導向和發揮我州特色優勢相結合。充分發揮我州各類特色產業集聚區的產業基礎、資源及創新要素集聚等比較優勢,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政策、資金支持,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區。  

        4.堅持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相結合。在重點領域集中配置資源,加強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率先在最有基礎、最有條件的現代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實現產業規模和技術的有效突破,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發展,提升全州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發展的整體水平。  

        (三)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州GDP比重達到8%以上,初步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部分行業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支撐產業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成為引領全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生動力和先導產業,部分產業領域成為在東南亞、南亞有一定影響力和輻射作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四)戰略任務。為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政策、資金支持,依托我州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支撐需要以及國家和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要求,“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時間,全州將重點培育發展現代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按照“領軍企業—重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我州承接東部轉移基地和省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各類經濟技術合作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和技術引進力度,大力引進掌握行業核心技術的領軍企業和一批先進適用技術。通過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一批創新平臺,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壯大一批領軍企業,培育一批重點產業,打造一批特色基地,全力推進全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三、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  

        (一)現代生物產業。以文山獨具的資源優勢為基礎,集合骨干企業、科研機構和產業基地力量不斷強化技術研發平臺建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高原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依托文山三七產業園區,不斷壯大產業群體、規模和實力,大力延伸三七產業鏈條,力爭在三七新食品原料研究與申報、連作障礙、新品種選育繁育、有效成分利用、新制劑、新配方以及非藥用保健品、食品和日化產品創新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不斷擴大產業發展空間和領域,擴大和占領三七消費市場,做大做強三七產業;逐步培育石斛、重樓、萬壽菊、銀杏、紅豆杉等特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和創新藥研發;大力發展水稻、辣椒、雜交玉米、陸稻、薏仁等特色糧經作物及畜牧新品種自主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重點打造硯山熱帶亞熱帶雜交玉米研究工程中心,力爭以自主選育新品種輻射越南、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南亞市場;加快烤煙、蔗糖、木本油料、銀杏、八角、草果、肉牛、漁業水產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引進龍頭企業發展桑蠶繭絲綢產業。培育品牌產品,壯大我州生物醫藥、特色生物育種、高原綠色農產品產業集群,逐步建設成為云南重要的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基地。  

        (二)新材料產業。依托我州豐富的銦、鋁等礦產資源,通過技術引進和聯合省內外相關科研機構和高校開展研發,突破新材料制備的關鍵技術,延伸產業鏈,促進新材料產業發展,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金屬基復合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重點開發鋁材、錳基材料、鋅材、錫材、銻化工材料、鎢材料等金屬基復合材料,積極拓展銦、金等稀貴金屬為基材的新型電子信息材料、催化材料、半導體材料;加大石材、高嶺土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培育發展以石頭為原料的新型環保材料產業,探索發展碳化硅新型不定型耐火材料、碳化硅纖維、功能陶瓷等新材料產品;重點將馬塘工業園區、丘北工業園區和百色—文山跨省經濟合作園區打造成為我州鋁材深加工及其配套產業基地,將馬關邊境貿易加工園區和馬塘工業園區打造成為銦錫鋅產業基地,將麻栗坡邊境貿易加工園區打造成為鎢鎳產業基地,將廣南農特產品加工和商貿物流園區打造成為銻產業和新型環保材料基地。  

        (三)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調整提升我州能源結構。有序推進風電規?;l展,提高風電技術裝備水平;積極開拓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推進邊遠山區農村分布式光伏發電,積極推廣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積極引導利用木材剩余物、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能,充分利用規模養殖企業的廢水、廢渣,大力發展規模沼氣生產,積極推廣沼氣提純民用、沼氣發電。重點將文山、硯山、丘北打造成為我州新能源產業基地。  

        (四)裝備制造產業。充分利用我州區位優勢,依托馬塘工業園區,以國內和東南亞、南亞國家市場為目標,積極承接先進裝備制造領域的國際國內技術和產業轉移,促進我州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大力引入國內外知名裝備制造企業在文山投資設廠,積極鼓勵企業自主開發和引進高新技術、先進生產工藝和裝備,改造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形成特色突出、優勢明顯、高效低耗、生態環保的裝備制造業。重點鼓勵礦山機械設備、大型非標件制造、輕型鋼結構大型網架、乘用汽車、農用車、摩托車的組裝和零配件制造、冶金裝備制造、電力裝備制造、物流裝備制造、醫療裝備制造、新型墻材裝備制造業等領域的先進技術產業化應用,實施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戰略,逐步構建和發展我州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五)信息技術產業。緊緊抓住國家著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機遇,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傳統工業、服務業水平。加快集交易、電子認證、在線支付、物流、信用評估等服務于一體的第三方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培育一批骨干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引導傳統商業銷售方式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發揮我州區位優勢,加強物聯網相關基礎設施、技術支撐體系和業務平臺建設,面向省內外及越南、緬甸、老撾等國家逐步構建物聯網系統,推動物聯網系統集成、網絡運營服務和物聯網應用等相關產業發展;大力推進“兩化融合”,在重點工業園區和骨干企業實施全過程信息化提升工程,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技術及系統與企業生產、銷售和服務等環節有效結合,推動信息技術向一、二、三產業的滲透融合;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旅游、文化產業及生活消費相結合的數字內容服務業,培育信息資源消費市場。  

        (六)節能環保產業。按照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及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定位,積極推進高效節能技術的應用、資源循環利用及產業化以及節能環保服務業的發展。重點引進、開發和推廣冶金、建材等主要高耗能行業的節能技術、節能工藝及節能產品,大力推進節能鍋爐、節能礦熱爐、節能高爐應用、余熱余壓和尾氣利用、短流程冶煉工藝研發應用;大力推廣應用綠色環保建材和高性能混凝土等,形成全州新型建材產業,滿足建筑節能需求;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再生資源利用,大力推進尾礦、廢礦以及冶煉渣綜合利用,加強共生、伴生礦的研究開發,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大力回收利用有色金屬再生資源。加強農業廢棄物回收綜合利用;發展節能環保服務業,重點發展能源合同管理、環境工程總承包服務,包括設計、成套設備、安裝調試和專業化運行服務;推進節能環保中介服務機構建設,發展節能環保技術服務以及環境影響評價、評估、清潔生產審核、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監測等咨詢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體系。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州人民政府成立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州發改委牽頭,州財政、工信、科技、統計、生物三七、環保、國土資源、商務、工商、稅務、人社、農業、林業等部門協調配合,針對全州各縣(市)、各行業特點,優化產業布局,明確功能定位和重點發展方向,采取差別化支持政策,推進全州戰略性新興產業梯次、協調發展。二是完善工作體系。圍繞我州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提出的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制定我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規劃和產業指導目錄;加強統計基礎工作、健全統計監測體系,對全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和形勢分析,為宏觀協調管理提供依據;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考核機制,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納入全州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和落實責任制度。  

        (二)強化政策扶持,優化資源配置。一是加大政策落實力度。由州發改委牽頭,會同州財政、工信、科技、統計、生物三七、環保、國土資源、商務、工商、稅務、人社、農業、林業等部門,對國家和省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各項政策進行認真梳理,盤活政策存量,集成國家和省在加計扣除、加速折舊、稅前提取投資風險準備金、用地保障、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對涉及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企業所得稅實行“三免三減半”等優惠政策;對納入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的產品或設備,享受企業所得稅減計收入或投資抵免等優惠政策,推動形成政策洼地;積極組織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的申報工作;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設立“文山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十三五”期間每年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創新成果產業化、重點應用示范工程和項目的配套等;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支持產品目錄和技術目錄,列入目錄的產品和技術在財稅、項目報建、土地、人才、科技等方面享有優惠政策。二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加強市場培育,對新產品示范應用和推廣工程所采購以及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支持目錄的產品和技術給予專項補貼;對列入重點支持目錄的產品實行政府首購,政府投資建設工程和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設備的項目應優先采購列入目錄中的產品;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產業化項目的引進,新引進項目享受省和州已出臺的優惠政策,建立重大優質項目快速審批報建通道,實現限時辦結;企業再投資項目的新增投資部分享受新引進項目的優惠政策;圍繞我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促進現代物流、金融保險、通訊、市場交易、會計評估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推進采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低碳技術等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完善產業配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環評審批開辟“綠色通道”;依托文山三七藥物產業園區、馬塘工業園區、硯山工業園區、丘北工業園區、廣南農特產品加工和商貿物流園區、麻栗坡邊境經濟合作區、西疇興街出口貿易加工區、馬關邊境貿易加工園區、富寧邊境貿易加工區、百色—文山跨省經濟合作園區等產業園區建設,打造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產業基地,并在土地供給、土地開發、項目報建、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扶持。三是強化要素支撐。對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同時,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節約集約用地;引導州內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龍頭企業,以工業園區、產業基地和邊境經濟合作區等為載體,在我州相關規劃框架下,大力促進產業集聚發展;鼓勵州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技術中心或研發團隊充分利用省級研發、大型儀器、孵化器、創新服務平臺等創新平臺,開展研發、設計、實驗、檢測等活動;鼓勵相關企業積極參與相關產業產學研合作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活動;為州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提供物流、檢測、信息等公共服務和水、電、氣、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服務,優化企業外部發展環境。四是加強金融支撐。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貸支持,鼓勵相關領域的企業運用多種融資工具開展多渠道融資;設立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投融資擔保機構;積極發展科技擔保、知識產權質押、租賃融資、產業鏈融資等新型融資模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債券、集合債券以及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形式直接融資。五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我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步推進人才戰略的實施,全面落實《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創新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云發〔2014〕1號文)和《中共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關于創新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文發〔2014〕22號)精神,從創造人才培養、引進條件和優良的工作環境,完善高層次人才引進與激勵機制,打造人才團隊和高端人才群體,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依托省內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企校聯合培養人才新機制;完善創新人才激勵機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科技獎勵力度,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各類人才以各種技術專利與管理等要素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投資創業,建立人才資本產權制度;切實解決企事業單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住房、子女上學等方面的后顧之憂;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急需的研發人員向我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流動,在保證企業科技人才優良的研發環境和生活水平的同時,創新企業科技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  

        (三)深化開放合作,不斷拓展市場。一是加強開放合作。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支持云南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一帶一路”、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和云南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輻射中心等有利時機,推動我州開放合作向縱深發展。我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與百色—文山跨省經濟合作園區、麻栗坡邊境經濟合作區、興街出口貿易加工區及富寧、馬關邊境貿易加工區建設有機結合,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垂直整合為主線,通過加工貿易模式的創新,大力促進我州加工貿易的發展,打造區域經濟高地和對外開放高地;以越南及東南亞、南亞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的出口加工,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二是加大招商引資、促進東部產業轉移工作力度。圍繞現代生物和新材料產業鏈的延伸,以及新能源、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產業的培育,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國內外相關行業大型企業集團在我州建設生產基地,積極引進國內外相關產業先進技術與裝備。推進我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與承接產業轉移有機結合,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和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承接地,積極承接與我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其配套產業有較好契合度的國際和國內中東部地區資源加工型、技術密集型和出口導向型工業轉移,構建面向東南亞、南亞市場的出口加工基地,打造外向型特色優勢工業體系,更高層次利用國內外創新及產業資源。三是大力拓寬市場。圍繞我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領域,通過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發展有利于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推進昆明—文山—廣西北部灣—廣東珠三角、曲靖—文山—天?!侥虾觾取狻7澜洕呃冉ㄔO,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培育和拓展,參與東南亞經濟循環;州直有關部門要協助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展會,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市場,并按規定給予獎勵。  

        (四)保護知識產權,打造知名品牌。一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知識產權宣傳工作,增強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提高應對知識產權糾紛能力,加強發明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實施和保護;鼓勵企業開展專利開發和創立技術標準的自主創新活動;加強對企業注冊商標的保護工作,維護企業品牌權益。加強執法,大力打擊侵權行為。二是加強品牌培育。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嚴格執行技術標準,積極通過管理體系認證,提高產品質量;鼓勵企業提高品牌意識,在繼續提升“文山三七、丘北辣椒、廣南八寶米”等已有品牌價值的同時,通過商品展銷、品牌推介等品牌經營活動,結合我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培育一批云南省和國家馳名商標。  



                                                        文山州人民政府  

                                                         2015年8月17日  

        責任編輯:王俊春錄入:王俊春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會官方網站 云南民族旅游網-《環球游報》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區官方網站 | 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大理旅游網-大理旅游集團官網 昆明旭坤會計師事務所 云南蝴蝶泉國家4A級旅游景區

      1. <track id="olgpo"></track>
      2. <track id="olgpo"><div id="olgpo"></div></track>

          <track id="olgpo"></track>

            <tbody id="olgpo"><div id="olgpo"></div></tbody>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