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olgpo"></track>
  • <track id="olgpo"><div id="olgpo"></div></track>

      <track id="olgpo"></track>

        <tbody id="olgpo"><div id="olgpo"></div></tbody>

        云南省民族商會 官方網站

        景頗族

        2015-09-17 08:35:10 云南省民族學會142494

        民族概況

        景頗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F有人口1192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隴川、盈江、瑞麗、梁河五縣,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縣。

        景頗族素以刻苦耐勞、熱情好客、驍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稱。他們有句家喻戶曉的成語:“要像獅子一樣勇猛?!彼麄冇们趧诘碾p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長刀與惡勢力作斗爭。歷史上,多次頑強抵御外敵侵入,為保衛祖國領土立下了功勛。

        景頗族大多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區。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產豐富。除種植旱谷、玉米、水稻外,盛產名貴的紅木、楠木和各種竹子,還有橡膠、油桐、咖啡、茶葉、香茅草等經濟作物,以及熱帶、亞熱帶水果菠蘿、菠蘿蜜、芒果、芭蕉等。深山老林中棲息著各種珍禽異獸。地下礦藏也很豐富。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中國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景頗人閑時每日兩餐,忙時三餐,主食為大米,副食有豆類、薯類、蔬菜和野菜野果。景頗族愛吃糯米飯、糖粥。制菜多加鹽與辣椒燒煮,很少油炒??谖镀盟崂?、酵臭、不用碗筷,常用蕉葉裹食。白酒多系外地運來,愛嚼檳榔及草煙。他們的烹調方法大多簡易,大米多加土豆、青菜煮成濃粥,糯米則蒸成干飯,而且當天舂米當天吃,不留“隔夜糧”。制菜非煮即腌,腌菜很有特色,水豆豉、干豆豉、酸竹筍、腌茄子等,開胃爽口。

        他們制作肉品的方法一是風干后抹辣椒和鹽巴烤;二是先烤熟、剁細,再拌以辣椒、蔥蒜及野生香料;三是拌勻佐料后用笆蕉葉或枇杷葉包好,置入火塘灰中焐。肉食以豬肉和雞肉居多,農閑時進行漁獵,如捕獵野豬、麂子、山羊、野牛、野雞、鳥雀,捕撈魚蟹、田螺。

        景頗山的野味也出奇制勝,特別保留了人類童年的昆蟲為食的習俗。黃螞蟻蛋從蟻穴中取出,用清水淘洗干凈后晾干,與雞蛋混合炒吃,味美無比。去掉翅、足的鳴蟬放火鍋中培烤后,再用油炒食,其味香脆,是下酒佳肴。在竹林中尋覓到被竹蟲鉆蛙的洞,順著往上一節剖開,竹蛹就抖落出來一小碗,半小碗。將竹蛹剁細加上炒米粉和佐料,用生菜沾食,或用水稍煮一會,撈起用油煎食,或與雞蛋一起炒吃,或培干作下酒菜,都以富含蛋白的本質,特異的風味成為待客的上品。最奇譎的是吃花蜘蛛。

        這種蜘蛛有拇指一樣大,結黃網,身上有黃黑相間的花斑,娃娃們最喜歡捕捉。捉到后,放在火上烤去破腳,蛻去皮甲,夾在米飯中當菜吃,其美味不亞于鮮香四溢的烤豬肉。

        景頗族名食大多帶有亞熱帶山林地區的特色和耕牧漁豬的民族文化氣息,如舂鱔魚、螺螄湯、酸筍燒魚、竹筒烤魚、砂鍋燉竹鼠、涼拌牛肚、煮芋頭、臭豆、酸木瓜炒牛肉絲、帕滾菜煮繁雞、水腌菜拌烤山鴿、鹿肉剁生、馬鹿干巴肉松、油炸知了肉丸、螃蟹夾、粘棗果、煮酸粑菜、軟米銅鍋飯等。

        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唐代,其先民以“尋傳蠻”、“高黎貢人”見諸于漢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國成立前,又先后出現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稱。新中國成立后,經民族識別,確認為景頗族。

        景頗族主要有五個支系,即景頗、載瓦、勒期、浪峨(浪速)、波拉。多數地區不同支系的人雜住在一起。景頗支系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載瓦等四個支系的語言比較接近,同屬藏緬語族緬語支。文字有景頗文和載瓦文兩種,系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前者創制于19世紀末,后者創制于1957年。

        景頗族過去最重鬼魂觀念。他們認為鬼有好壞之分,有的可為人造福,有的則招災致禍,于是盛行殺牲祭鬼魂的習俗。

        景頗族的口頭文學發達,尤其是集詩、歌、舞于一體的創世史詩《勒包齋娃》,包含了人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認識,深受本民族群眾的喜愛,也是祖國民間文學的一朵奇葩。

        風俗習慣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手飾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婦女還愛好用藤蔑編成藤圈,涂有紅漆、黑漆,圍在腰部,并認為藤圈越多越美。景頗族男女老少均喜歡嚼煙草、蘆子、檳榔和飲酒,熟人相見則從筒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

        景頗人在家中吃飯,如由家長按人均分,中間放一碗湯,全家圍坐聚食;鄰里走動,到了吃飯時間,可以隨意坐下用餐,不須任何回報。一家蓋房,全村無償幫工,并送米送菜;來了客人,不論識否,均殷勤招待;打到獵物,見者有份;趕街相遇.立即遞過煙筒和煙袋。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吃獨食”可恥,讓客人餓著肚子走,是最不體面的事。 過節日時,殺牛宰豬,全村寨的人都能分得平均的一份。打獵得來的野獸也讓大家平分。

        景頗人喜歡飲酒,幾乎家家都有釀酒的器具,人人會釀酒。釀制的水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喝起來清涼可口,十分解渴。水酒在景頗族人日常生活中有著特殊的作用,結婚、賀新房、節日、交朋友,都少不了水酒。景頗族喝酒十分注重禮節,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過來就喝,而是先倒回對方的酒筒里一點再喝。大家共飲一杯酒時,每個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過的地方,再轉給別人,如有老人在場,先讓老人喝。

        宴客食俗

        食俗景頗族宴客有一種食規,客人到后稍事休息,便有身著盛裝的中年婦女出來敬送“禮籃”。其籃用藤篾精心編織,內裝一竹筒白酒、一竹筒米酒、兩包熟雞蛋、兩包糯米飯團。首客受禮后致謝先飲一口酒,再轉給眾人搶飲,然后將雞蛋切片,放在飯團上,人各一份,邊吃邊加贊美,吃畢奉還禮籃,表示回敬。這些食物各有含義。白酒代表“女”;米酒代表“男”;糯米飯代表“粘貼結合,親如一家”;雞蛋代表“純潔、圓滿、平安、康樂”。

        婚戀食俗

        以食傳言是該族青年表達情愛的一種方式,小伙愛上姑娘,就在食品中包上樹葉(表示話很多)、樹根(表示思念)、大蒜(表示求婚)、火柴(表示堅決)、辣椒(表示火熱)等物送去。姑娘如有意,退回原物,如需考慮,便加放幾根奶漿菜、如拒絕,則添進火炭。小伙接著又在食物中放上合攏的嫩樹葉(表示希望共同生活)、糧豆(表示早日結婚)再送去,姑娘同意,但回贈煙草,堅決拒絕,則將合攏的樹葉扭成背靠背退回去,這樣幾來幾往,不少有情人便可通過“正娶”或“拉婚”(搶親)終成眷屬。

        飲食忌諱

        在該族家中做客應注意,當主人請吃喝時要先回敬主人,包飯菜的樹葉不可倒著使用,否則會被認為不友好的表示。

        特色菜譜

        酸筍燒魚

        上火,將油燒至七成熱,放入洗凈去鰓的魚,炸至呈金黃色撈出控油。然后又在鍋中注入油,用蔥、姜、蒜熗鍋,烹入料酒、醬油、高湯、沸后下魚、酸筍、辣椒、味精、鹽、白糖、胡椒,收至汁濃時裝盤。色澤鮮艷、酸辣可口。

        舂鱔魚

        將鱔魚去頭去內臟。蒜、姜拍松,香菜、荊芥切成末。鱔魚用炭栗火燒成金黃色。辣椒炒熟透,切成米粒。

        鱔魚舂細,放入配料,調料舂細裝盤。松脆香辣,別有風味。

        景頗蒸肉

        把豬肉或牛肉剁成肉泥,拌上腌菜、鹽,辣椒等佐料搓成團用芭蕉葉包得嚴嚴實實放到蒸籠里去蒸,或者埋進淺土里,上面燒上一堆火“蒸”熟,這樣的蒸肉,野味十足,特別香鮮。

        一家人各說各的話

        在景頗族中,相當多的家庭是由不同支系的人組成的。家庭成員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何種語言,有傳統的習慣:父親和子女使用父親支系的語言,母親使用娘家支系的語言。夫妻之間盡管都能較好地掌握對方的語言,但彼此交談仍是各說各的話,而決不放棄使用本支系語言的權利。子女與父親說話,或兄弟姐妹間說話,都使用父親支系的語言,若子女與母親說話,應改用母親支系的語言。要是祖母是另一個支系的,晚輩與他說話又得使用祖母支系的語言。

        不同支系的青年男女戀愛敘衷腸時,男子往往主動使用女子支系的語言,以示愛慕之心。一旦他們結了婚,又各自恢復使用本支系的語言。在學校里,哪個支系的學生多就使用哪種語言,但同一支系的學生相互交談又使用本支系的語言。

        過去景頗族曾用物品來傳遞信息。比如,送上一塊帶毛的肉,表示有宣戰、凱旋、噩耗等大事。小伙子愛上了某個姑娘,就用樹葉包上樹根、火柴、辣椒、大蒜送給她,樹葉表示有很多心里話要說,樹根表示思念不已,火柴喻態度堅決,辣椒喻愛得熾熱,大蒜則希望同意。要是姑娘有心,便將原物奉還,倘若加上火炭送還就意味著拒絕。這種古樸的以物代言,今天僅見于某種特殊場合。

        串姑娘與成親古規

        景頗族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青年正式結婚前無不經過“干脫總”(載瓦語),即漢語所稱“串姑娘”。所謂“干脫總”,通常是指男女青年的交游活動,而對未婚者則是選擇佳偶的一種戀愛方式。

        依照傳統習慣,每年春節是“干脫總”的大好時光。本寨或外寨的男女青年彼此相邀,帶上魚肉酒飯,到山野玩耍聚餐,縱情歡娛,或歌或舞,暗寄情思。平時,每當夜幕降臨,一群群青年男女向村旁竹叢林間走去,輕歌漫語,試探對方。他們或者來到“公房”,一起吹簫唱歌,聽講傳說故事,有的青年便趁此竊竊私語,吐露衷情。夜深了,不分男女就在這里臥睡,不過,任何人都嚴守傳統的規矩,絕對禁止發生越軌行為。此類活動多了,彼此有了深入的了解,情感已非一般,便互贈禮物:姑娘多送巧手紡織的花帶和繡有絨花的手絹,小伙子則贈以精雕細刻的小竹筒(內裝有紙扇或口弦等物,也有不裝實物的)、織布梭以及耳環上用的“乾通”。某對男女戀愛成熟,便各告負責社交活動的男女青年頭,并請老人和友伴們到“公房”喝喜酒。經此儀式,表示他們的戀愛關系得到了社會公眾的認可,就是說,從今以后,他們便可到“公房”外自由活動。

        景頗族男女求偶成婚,必須恪守姨表不婚,同姓不婚,雖為異姓但以為源出于同一氏族者也不婚;只限于建立有丈人種和姑爺種婚姻關系(景頗語分別稱之為“木育”、“達瑪”)的異姓之間通婚。若有違反,人們斥之為豬狗,如不分支系,不拘年齡,不論輩分等。

        所謂丈人種和姑爺種,是依父系親屬觀念來表述的一種姻親關系,它的特定涵義是:姑母的兒子有權而且必須聚舅父的女兒為妻,而舅父的兒子卻絕不容許娶姑母的女兒為妻,意思是“血不倒流”。這是一種單向的舅表婚。不過,在實際生活中,某姓某家有幾個女兒就可能有幾個姑爺種,有幾個兒子也可能有幾個丈人種,所以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討媳婦不限于一家,嫁姑娘不限于一戶?!?

        戀愛成熟后,首先由男方父母請“勒腳”(男方寨子的媒人)與“強通”(女方寨子的媒人)聯系,向女方父母提親,并送去铓鑼、絲織品、雞蛋、酒等禮物;如收下禮物,便表示同意。第二步,再送些禮物,共商婚期。第三步擇定吉日迎娶。屆時,女方請“強通”、舅父和本寨親朋代為陪送姑娘前往成親。

        景頗族的結婚典禮,大多在一天之內完成,但戲劇性的場面給人留下的印象卻是難以忘懷的。到了婚禮之日,新郎帶上彩禮,由富有娶親經驗又最能忍住發笑的已婚男女青年各一名陪同迎親。他們還應帶上用熟糯飯揉成筒形的飯筒十多支(每支夠十人吃),用芭蕉葉包好的菜包若干個(數字與事先告知的女方客人相等),內包熟肉、菜蔬和傳統必備的“沖沖菜”。到了新娘家里,交過彩禮,切開飯筒,按人頭每人分送一團飯和一個菜包。飯罷,女方由親屬將預備好的兩套真假禮物抬出。先是把用芭蕉樹做成的“刀”、“槍”等生產工具一件件交給受禮人――新郎的兩位陪同者。受禮人小心翼翼地接過來,應完好無損地把“刀”、“槍”等掛在自己的肩上。要接好這些假禮物很不容易,因為主人是把芭蕉樹切斷后用一根竹簽連接起來后做成的,萬一不能完好無損地接過來背掛在身,就將受罰――賠出一件真的來。所以在這種受禮場合,大家總是起哄、發笑不止;人們越是惹逗你發笑,受禮人越是克制不發笑。受過禮,受禮人盡力保持身體平衡,一步步地挪出家門,去到轉彎處大家看不見時才將佩掛在身的假禮物卸下。此時,他們如釋重負地說一聲“謝天謝地”,并隨著迎親隊伍返回新郎家去。

        有的地方,迎親隊伍快要回到村寨時,還得越過三道“路障”。事先,寨子里的孩子們撿來樹枝、竹條、舊籬笆等,設置三處路障,并分工把守。熱鬧的迎親隊伍來到第一道路障時,受到守候在這里的一群女孩子的阻攔。隊伍中走出一位中年婦女,鄭重其事地倒出竹筒里的水酒給小姑娘喝,并送上一些小禮物。她們沒有接酒和要禮物,只顧一個勁地喊:“不準新娘過!”就在糾纏不休時,伴娘們卻簇擁著新娘從另一頭越過了路障。第二道路障由一群男孩子把守。同樣是敬酒送禮無效。這時“勒腳”和“強通”裝著東倒西歪的樣子上前說話,孩子們眼看這兩個“醉鬼”要例下,不禁退了兩步。說時遲那時快,“嘩啦”一聲,人們就勢擁過了路障。第三道路障的守衛者是幾個三四歲的娃娃。當他們擁上去抱住新娘腿腳之際,新娘和伴娘們都滿懷喜悅地順手抱起他們跨過了路障。民間傳說認為,設這種“路障”是出于對新娘婚后得子的良好祝愿。

        新娘來到新郎家之時,還要舉行一種儀式。在從院子前往竹樓新房的途中,依尺余間隔挖一小坑,各埋上一小把一人多高的茅草,并在草叢中間置一根長約兩米的木頭(也有放一塊新木板或新梯子的)。有的還在茅草叢的兩端各栽上一對芭蕉樹、兩支甘蔗。他們說,芭蕉樹象征吉祥,甘蔗象征甜蜜,茅草象征人丁興旺。新娘一到,即請巫師念咒祭“家鬼”,為祭鬼要殺雞和豬、牛、羊,并將其血淋灑到茅草上。之后,新娘沿著木頭(梯子)走過,上樓進新房。這一套儀式叫“跨草蓬”。它是景頗族結婚禮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儀式。

        歌舞吊亡靈

        每當寨子傳出火藥槍聲,鄰里便知道有人辭世了,并根據槍聲的單雙數辨明死者的性別(女單男雙)。近鄰親友聞訊,紛紛帶上糧食、蔬菜、禽畜等前往吊唁,幫助料理喪事。

        年輕人死了,沒有特別的儀式。若是有子有孫的老人故去,為表示敬仰、緬懷之情,自治喪的當晚起,本寨和鄰寨的人們都不約而同地前來,與死者親屬一起跳祭奠性舞蹈(景頗語叫“崩冬”,載瓦語叫“嗝笨戈”),而且一跳就是通宵達旦。跳舞的日子愈多,主人愈顯得光榮。這種場合跳舞有兩處,一在屋外,一在屋內。屋外舞者“喔熱、喔熱”的吼聲如潮,動作粗獷有力,以示驅趕妖魔鬼怪不來危害人們。屋內舞者隨著深沉、中速的歌聲和铓鑼節奏繞尸起舞。其舞蹈語匯有30多個,包括純粹的巫舞以及農作、狩獵和打仗一類的動作。他們的歌聲并非悲哀,而有歡樂之情,內容主要有人為什么會死去,追敘死者生前的為人處事及其教育后代如何做人、辛勤勞動,感激死者的養育之恩等。

        屬于正常死亡的,一律土葬。下葬數月或一二年后,喪家要為死者舉行送魂儀式,即沿著景頗族祖先南遷路線,把死者的靈魂送回北方的老家去。若是為老人送魂,又要跳“嗝笨戈”(“崩冬”),直到把墳修好。建墳時,最主要的一項是在墳上搭一座3米多高的圓錐形茅草棚,其頂端插一個木雕人像,上面還有用火炭、紅土和豬血所繪的彩畫,圖案有日、月、山、水、野獸、家畜、刀槍、農具、農作物等,以表明死者的性別、年齡及其生前的主要活動。墳的四周要插上竹竿,有幾根就表示有幾個兒女。墳頭用石塊壘成。墳建好后,不再有祭奠等活動。

        新中國成立前,為舉辦喪事耗費巨大,且耽誤勞動,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很大影響。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喪葬方面的種種儀式已逐漸簡化,出現了舊事新辦的風尚。

        每年初秋時節,都要舉辦隆重的“敬老會”。青年們打響火槍,燃放爆竹,爭著請老人到竹樓作客。待到黃昏時分,人們在歡樂的木鼓聲中,盡情地集體跳起“敬老舞”。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景頗族主要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人們相信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有鬼魂,它們都能作祟于人,給人以禍福。一般群眾對鬼魂既崇敬又畏懼,在每年春播、秋收、冬藏之前及逢婚喪、生病、械斗時。都要殺生祭鬼。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人。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景頗族的盛大傳統節日是“目腦縱歌”節。目腦縱歌是一種群眾性的歌舞活動,其中包括多種舞蹈形式,排列成陣,舞步有序,節奏鮮明。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行,一般進行4天。節日期間,景頗人民穿著盛裝,匯聚目腦縱歌場,圍著歌舞場中央繪有目腦舞蹈路線圖譜的“目腦示棟”。踏著鼓樂節奏盡情歡舞。目腦縱歌,原是敬祭鬼神的原始宗教活動,現成為盛大傳統節日。

        目腦是景頗語,總戈是載瓦語,人們通常一起寫作“目腦縱歌”,意為“大伙跳舞”。這是景頗族規模最大、最隆重的節日慶?;顒有问街?。歷史上,舉凡出征、凱旋、五谷豐登、婚喪嫁娶、喜迎嘉賓,景頗族都要舉行“目腦總戈”這一喜慶活動。關于它的來源,有各種不同的傳說。頗為流行的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景頗族過著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后來出現了一個靠吃小孩過日子的魔王。一天,因沒給小孩吃,它就呼風喚雨,淹沒田園。一個名叫雷盼的男子,率領鄉親南遷到邁立開江和恩梅開江兩岸重建家園。魔王知道后又追到這里,并把雷盼的兒子吃了。雷盼決心率眾與之決一死戰。太陽神深受感動,為他打制了一把寶刀。魔王終于被殺死了。人們歡歌縱舞,慶祝勝利。此后,為紀念祖先除魔的光輝業績,景頗族每逢喜慶盛事都要舉行歌舞盛會,并把它稱為“目腦”。

        目腦的主要活動時間通常為三天。屆時,男女老少盛裝擁入目腦廣場,夜以繼日地盡情歡跳。廣場中心立有4根高約20米的目腦柱,柱上繪有各種彩色圖案,如蕨菜、大刀、正三角形等,以象征吉祥、幸福、團結、勇敢。目腦柱左側有一個方形高臺供嗩吶等樂手使用,柱前掛著一個2米長的皮鼓和一面或數面直徑1米多的铓鑼。廣場四周搭有開著兩道門的竹籬笆,以防止“野鬼”和牲畜竄入干擾。節日開始,禮炮轟鳴,鼓樂高奏,人們興高采烈地相互敬酒、交換禮物。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身穿大龍袍,頭戴插有孔雀、野雞翎毛和野豬牙齒的目腦帽,手持明晃晃的長刀,領著大家按照目腦柱上標示的花紋路線起舞。跳完兩圈后,隊伍一分為二,一路在領頭人帶領下繼續沿著既定的花紋路線跳,另一路則由水平較高的人領著跳起較自由的舞蹈。跳到第三天快散場時,舞者手持各種花束跳,負責做飯的拿起鍋鏟、管酒的抱起酒筒也參加到隊列中起舞,其歡樂、熱烈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責任編輯:王俊春錄入:王俊春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會官方網站 云南民族旅游網-《環球游報》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區官方網站 | 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大理旅游網-大理旅游集團官網 昆明旭坤會計師事務所 云南蝴蝶泉國家4A級旅游景區

      1. <track id="olgpo"></track>
      2. <track id="olgpo"><div id="olgpo"></div></track>

          <track id="olgpo"></track>

            <tbody id="olgpo"><div id="olgpo"></div></tbody>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