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olgpo"></track>
  • <track id="olgpo"><div id="olgpo"></div></track>

      <track id="olgpo"></track>

        <tbody id="olgpo"><div id="olgpo"></div></tbody>

        手機云南通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實施意見

        2016-08-15云南省民族學會61823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66號)精神,加快我省重點領域消費升級,推進消費制度創新,全面改善消費環境,優化政策支撐體系,更好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拉動并擴大產品和服務新供給,增強跨越式發展新動力,按照《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意見》(云發〔2016〕16號)的統籌部署,現就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的決策部署,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發現和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要,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新活力,以消費環境改善和市場秩序規范釋放新空間,以擴大有效供給和品質提升滿足新需求,以創新驅動產品升級和產業新發展,發揮比較優勢、優化消費環境、完善制度保障,增強有效供給能力,推動消費和生產良性循環、消費和投資良性互動、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協同共進、創新驅動和經濟轉型有效對接、農村消費與城鎮消費同步提升、傳統消費與新型消費協調發展,構建消費升級、投資增效、創新驅動、城鄉統籌、經濟轉型有機結合的發展路徑,為經濟跨越發展提供更持久、更強勁的動力。

        堅持提振消費,優化動力結構。順應消費升級規律,堅持消費者優先,以穩固傳統消費為基礎,促進消費整體升級,帶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推動形成投資、消費、出口協同驅動格局,進一步優化經濟增長動力結構。

        堅持改革引領,創新消費模式。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推動形成理性、綠色、健康的現代消費方式,增加優質新型產品和生活服務等有效供給,滿足不同群體不斷升級的多樣化消費需求。

        堅持市場主導,激發消費活力。加快推進統一市場建設,強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和主體責任,完善市場監管,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造活力,提升政府消費、企業消費、居民消費能力,激發各類主體消費活力。

        堅持合作開放,促進消費升級。充分利用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位優勢,積極擴大對內合作和對外開放,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產業升級,著力培育消費新熱點、新主體、新市場,推進區域性消費向國際性消費拓展,全面促進消費轉型升級。

        堅持共享發展,構建長效機制。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先,增強民生保障投入,擴大就業、創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刺激和擴大居民生活性消費,促進新消費惠及廣大群眾,實現藏富于民,構建消費增長的長效機制。

        二、重點領域和方面

        (一)倡導綠色消費

        大力推廣綠色低碳出行,推廣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推進傳統柴油車更新換代,支持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倡導綠色生活和休閑消費模式,嚴格限制發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務業。鼓勵購買和使用節能節水器具、綠色家電等環境友好型產品,積極推廣綠色建筑。推進低碳辦公和電子政務建設,推行政府低碳采購。鼓勵賓館、洗浴、游泳等場所配套建設節能、節水設施。為生態農業、新能源、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領域技術研發、生產服務能力提升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大量投資創業機會,推動經濟綠色低碳式發展。

        (二)促進旅游消費

        促進旅游向消費產品多樣化、消費主體多元化、消費模式便捷化發展。依托現有旅游設施和旅游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旅游度假產品和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休閑度假需求的國民度假地。合理開發山地、溫泉、雪山、森林公園等生態旅游產品,形成云南特色的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大力發展特色城鎮旅游,促進集觀光、休閑、度假、養生、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旅游消費。以戶外運動、探險體驗、康體休閑等為重點,開發體驗式旅游。以豐富的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為依托,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品,通過重點旅游項目帶動,打造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云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企業、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美麗田園、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等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休閑農業旅游產品,全力打造生態農業消費新模式。優化提升三月街、潑水節、火把節等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節慶活動。加快推動環城市休閑度假帶建設,鼓勵城市發展休閑街區、城市綠道、騎行公園等。支持重點景區和旅游城市積極發展旅游演藝節目,促進主題公園規范發展。豐富旅游商品類型,開發富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推出云南特色旅游商品系列,加大對老字號商品、民族民間工藝品等旅游商品的宣傳推廣力度,推動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進一步提高我省旅游市場國際化水平。加快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三)提升文化消費

        著力引導文化消費,努力培育文化消費理念,積極引領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費方向。加強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的融合,在傳統文化消費的基礎上,增強創意文化消費,重點推動珠寶玉石、陶藝、銀器、斑銅、木雕、民族刺繡、扎染等創意產品消費。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搭建數字版權公共服務與交易平臺,擴大先進文化傳播影響力。圍繞史前文化、古滇文化、民族文化、抗戰文化等云南特色文化,促進原創型、互動體驗型動漫和影視產業發展。圍繞香格里拉、茶馬古道、七彩云南、聶耳音樂、邊疆文化等品牌,提升歌舞演藝等文化消費水平。

        (四)升級服務消費

        加快引進國內外先進教育培訓資源,積極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和非學歷文化教育,增加優質繼續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培訓等教育資源供給。提高餐飲住宿業規?;?、市場化發展水平,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推動民族特色飲食品牌工程建設,打造一批特色餐飲品牌,推動餐飲消費轉型升級。加強社區居民消費,加大居民生活服務設施投入,完善社區商業網點,加快發展社區電子商務、連鎖經營和社區配送。

        (五)推動信息消費

        加快信息消費優化升級,推動面向生產和生活的信息消費快速健康增長。全面推進三網融合,提高城鄉寬帶網絡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加快光纖入戶,推動城市寬帶升級提速,擴大鄉鎮4G網絡覆蓋,推進“智慧城市”“寬帶鄉村”建設。加快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等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云計算服務商業化運營。加強智能終端、智能語音、信息安全等關鍵軟件的開發應用,加快安全可信關鍵應用系統推廣,大力支持軟件應用商店、軟件即服務(SaaS)等服務模式創新。促進北斗導航服務模式和產品創新,推動北斗導航與移動通信、地理信息、衛星遙感、移動互聯網等融合發展,促進位置信息服務(LBS)消費。加強基于互聯網的新興媒體建設,推動優秀產品網絡傳播,鼓勵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內容。拓展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積極培育城市社區、農村電子商務,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鼓勵電子商務“走出去”。

        (六)增強品質消費

        促進城鄉居民消費重心由低值易耗品向高端耐用品轉變,推動粗放、低端、模仿型消費向安全、生態、個性化消費升級,推動更加安全實用、更為舒適美觀、更有品位格調的品牌商品消費。加強品牌營銷,依托云南本土品牌公共服務平臺,立足本土特色重點品牌,擴大“云品”消費需求,多方位宣傳推廣云南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促進“云品”外銷。

        (七)擴大農村消費

        加快我省城鄉消費市場一體化進程,在鞏固和提升農村現有消費基礎上,擴大交通、通信、家電、文化娛樂等消費。加大科技下鄉、文化下鄉、衛生下鄉等政策落實力度,落實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作用,創新農村商業模式,依托鄉村流通工程搭建農村消費平臺,完善農村消費商業網絡。健全農村消費載體,積極探索鄉村新型購物中心建設模式,加快鄉鎮商貿市場建設,支持商業網點改造升級,拓展銷售渠道,不斷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支持“電商村”試點,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村消費信貸、擔保產品服務體系。支持和培育一批農業“小巨人”電子商務企業,依托自身品牌,在知名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設網絡旗艦店、專賣店等零售終端。規范發展大宗農產品現貨交易電子商務平臺,支持發展一批特色農產品銷售和消費品下鄉的專業化電子商務平臺,逐步形成多層次、寬領域的涉農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體系。

        (八)培育時尚消費

        順應國際化、品牌化及高端化消費趨勢,依托消費者體驗、定制化設計、柔性制造,促進時尚產業發展及時尚產品消費。推動通用航空、戶外運動、影視娛樂等領域消費。挖掘和滿足品牌消費、時尚消費零售業市場需求,鼓勵區域中心城市、旅游城市和口岸城鎮等結合當地實際,科學合理規劃建設一批高端購物中心、世界名品店、品牌折扣店及免稅店。高水平打造一批集商業零售、商務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構建城市時尚消費新模式。

        (九)引導健康消費

        充分利用云南獨特的氣候、生態和民族醫藥資源,構建多渠道投入、多形式服務的健康消費格局。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加大對大健康產業的投入,重點發展養老養生、康體健身、體育運動等消費。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老年療養院等設施建設,配套發展專業、規范的護理服務,形成規模適宜、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城鄉養老服務網絡,吸引并擴大國內外消費者的“候鳥式養老”消費。深入推進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在一般性醫療護理的基礎上,推動食療、理療、中醫藥等消費。促進醫療產業與信息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推廣“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體育”新模式,發展健康體檢、疾病評估和預防咨詢、體育健身等服務項目。依托現代連鎖商業網點,逐步提高云南白藥、三七系列、普洱茶等特色產品在省內外消費市場的占有率。營造參與支持體育產業、鼓勵體育消費的社會氛圍,推動形成投資健康的消費理念和體育消費市場,打造一批兼具云南特色和國際性的體育賽事品牌,創建中國云南體育旅游示范區。創新開發山地型、水上型、航空型康體運動項目,以高原體育、戶外運動和少數民族體育活動為重點,推動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促進旅游健康產業與城鎮建設、生態建設融合發展。開發以體育賽事、戶外運動、健身休閑、民族體育和體育訓練旅游為特色的體育旅游系列產品,打造溫泉理療、康體運動、康體醫療等品牌。培育發展多層次體育中介組織,扶持體育培訓、咨詢、經紀等企業發展,引導體育用品、體育服務、體育場館等行業發展。

        三、加強體制機制創新

        (十)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

        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推動商品和要素在全省范圍內自由流動。系統清理地方保護和部門分割政策,消除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的制度障礙,嚴禁對外地企業、產品和服務設定歧視性準入條件。加強反壟斷執法,嚴肅查處損害競爭、損害消費者權益以及妨礙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壟斷協議,杜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加大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力度,有效防范通過并購獲取壟斷地位并損害市場競爭的行為。改革自然壟斷行業監管辦法,強化壟斷環節監管。以完善產權制度為基礎,加快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要素市場建設,構建產權清晰、功能完善、流動順暢、統一開放和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形成州、市市場相融合,省域市場與國內市場相統一、與南亞東南亞國際市場相銜接的格局。(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商局、物價局等部門和單位配合)

        (十一)擴大服務業對內合作對外開放

        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降低準入門檻,取消不合理前置審批事項。積極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對外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分領域逐步減少、放寬、放開對外資的限制,鼓勵外資投向服務業基礎設施和新興服務業。按照服務性質制定服務業發展政策,保障民辦與公辦機構在資格準入、職稱評定、土地供給、財政支持、政府采購、監督管理等方面公平發展。充分發揮沿邊優勢,結合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深化大通關體制改革,強化電子口岸和旅客、車輛自助通關系統建設,探索聯合監管、單一窗口等通關新模式,加強與毗鄰國家執法機構的機制化合作,推出雙邊通關“綠色通道”、跨境救助等便利舉措,服務“走出去”戰略。(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公安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國土資源廳、商務廳、地稅局,昆明海關、云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國稅局,省公安邊防總隊等部門和單位配合)

        (十二)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有關領域改革

        創新人口管理制度,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除昆明市主城區以外,全面放開落戶限制。積極推進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創新和完善人口服務和管理制度,促進人口有序流動、合理分布和社會融合。放開對吸收高校畢業生落戶的限制,有序推進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充分維護和保障轉移人口的各項權利,與城市居民同樣享有住房、養老、醫療、就業、教育等保障的權利。打破傳統產城分離的發展模式,堅持產業和城鎮良性互動,構筑新型城鎮功能格局。(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教育廳、公安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衛生計生委等部門配合)

        四、全面改善消費環境

        (十三)完善基礎設施網絡

        推動全省綜合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在城市社區和村鎮布局建設共同配送網點。加快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提升互聯網用戶普及率和網絡接入覆蓋率。增強居住服務設施、文化設施和商業服務業設施建設,推進全民健身設施全覆蓋。改造提升城市老舊生活性服務基礎設施,補齊農村生活性服務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城市停車場、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布局和建設。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資源,發展購物、餐飲、休閑等便民生活性服務。支持建設以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為主的體育基礎設施,統籌體育設施合理利用,推進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的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重點建設旅游道路、景區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資源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加快實施旅游廁所新建、改建工程。加強主要景區連接交通干線的旅游公路建設。完善自駕車旅游線路設計與規劃、服務營地等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農業廳、商務廳、文化廳、旅游發展委、工商局、體育局,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門配合)

        (十四)提高標準化水平

        穩步推進標準化發展戰略,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有序推進建筑業和工業標準化,加快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全面推行以重點產業為主的農業產地環境、投入品、生產技術和質量安全標準。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三品一標”產品生產、認證、銷售。提升優勢產業技術標準創新能力,樹立企業標準化主體意識,建立健全企業標準體系,積極開展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活動。推進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開展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活動,推行質量行為標準化和實體質量控制標準化,全面推進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落實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制度。向國內一流標準和國際標準看齊,兼容并蓄、優化提升,構建先進制造業標準體系,以標準廠房建設為抓手推動非公經濟企業發展,提升工業產品質量檔次,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強化地方標準體系,開展云南民族傳統傳承標準化研究,組織制定餐飲業服務地方標準,深入推進旅游服務、基礎設施標準化。鼓勵節能環保標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加快可再生能源技術標準研制,力爭主導或參與國家有關標準制修訂。配合國家完善天然林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生物多樣性、濕地保護等生態環境保護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大力推動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能力建設,開展服務標準化示范活動,加快標準化技術服務體系和標準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省質監局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環境保護廳、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旅游發展委、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十五)完善質量監管體系

        深入推進“質量強省”戰略,健全以質量管理制度、誠信制度、監管制度和監測制度為核心的服務質量治理體系。抓好重點產品質量提升,引導培育優質產品,全面提高我省質量總體水平。抓好重點產業質量提升,注重支撐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提高、檢驗檢測能力提升、質量品牌建設等方面的研究,開展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嚴格執法監管,加強部門聯動執法,維護統一開放市場體系。加強學校、醫院、車站、商場、公園、餐飲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的設施及特種設備監管。加強旅游服務質量和市場秩序監督管理,促進旅游服務質量提高。規范服務質量分級管理,加強質量誠信制度建設,完善服務質量社會監督平臺。完善商會、行業協會、征信機構、保險金融機構等專門機構和中介服務組織以及消費者、消費者組織、新聞媒體參與的質量監督機制。(省質監局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環境保護廳、農業廳、商務廳、旅游發展委、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十六)加快建立社會信用體系

        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建設,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政府決策機制和程序,提升政府決策透明度和公信力。進一步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制度,拓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在行政管理和社會治理、招標投標、工程建設等領域的應用。深入推進商務誠信建設,建立完善生產領域誠信制度,建設覆蓋全省的流通領域信用信息數據庫,擴大金融領域信用記錄覆蓋面,維護金融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完善價格領域信用建設,實行經營者明碼標價和收費公示制度,推進工程建設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健全電子商務領域信用建設,加強網店產品質量檢查,推動電子商務與線下交易信用評價,加強中介服務業信用建設,建立完善企業信息公示制度,開展各行業企業誠信承諾活動。推動建立健全我省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歸集和使用管理辦法及信息目錄標準體系,充分利用“云南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信用云南”信息交換共享平臺,進一步加強市場主體違法失信行為信息的公示和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門聯動響應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市場主體開展經營、投融資、取得政府供應土地、進出口、出入境、注冊新公司、招標投標、參與政府采購、獲得榮譽以及申請辦理安全許可、生產經營許可、從業任職資格、資質審核等工作中,信用信息將作為重要考量因素。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行賄犯罪檔案等失信主體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全面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建立誠信醫療服務體系,加快完善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信用制度,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信用體系建設,開展教師誠信承諾活動,建立健全文化企事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建立旅游業消費者意見反饋和投訴信息公開制度,健全用人單位勞動保障誠信等級評價辦法,探索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的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完善科技信息公開制度,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誠信管理制度。(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教育廳、公安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旅游發展委、工商局、法制辦、金融辦,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銀監局、云南證監局等部門配合)

        (十七)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完善全方位、多領域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機制和保障機制。深入實施“消費滿意在云南”行動,著力推進“12315”行政執法體系、“12365”質量監督投訴綜合平臺、行業自律誠信體系、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體系、部門參與和社會監管體系建設,構建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誠信、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消費維權社會協同共治體系。培育公平競爭和誠信的市場環境,推動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評估,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等違法行為。依法加強監督檢查,創新非現場監管方式。健全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暢通投訴受理和處理渠道,有效督辦、處理消費者投訴案件。強化消費者權益司法保護,依法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降低消費者的維權成本。完善消費領域訴訟調解對接機制,探索構建消費糾紛獨立非訴第三方調解組織。健全公益訴訟制度,積極配合檢察機關開展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對于涉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大突發事件,當地政府協調區域內各方力量做好總體應急規劃、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充分發揮消費者協會等社會組織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的作用。加強對消費者進行金融等專業知識普及工作。建設全省統一的消費者維權服務網絡信息平臺。(省工商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公安廳、司法廳、商務廳、質監局、金融辦,省法院等部門配合)

        (十八)促進城鄉消費發展

        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使城鄉居民享受均等化社會公共服務,促進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增長。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城鄉統籌的現代流通體系,健全覆蓋農產品采收、產地處理、貯藏、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的冷鏈物流體系。優化完善主要城市消費功能,健全縣城及鄉鎮商業網點。發揮小城鎮連接城鄉、輻射農村的作用,提升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服務功能,增強商品和要素集散能力。積極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引導省內有實力的大型商業零售集團,利用中心鄉鎮閑置或經營不善的賣場,改造一批連鎖化商場。充分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擴大農村商品交易規模,豐富農村商品,規范農村市場秩序,集中布局農村商業網點。大力發展農村物流,建設一批快遞公共取送點,促進快遞下鄉和電子商務下鄉,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以“云上云”行動計劃為統領,以深化農村流通體制改革為重點,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為抓手,探索創新農村現代流通模式,加快電子商務在全省農村的推廣應用,培育和壯大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構建覆蓋全省的省、州市、縣、鄉四級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探索建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農業廳、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十九)拓展國際消費市場

        推進雙向開放,拓展國際消費市場,提升消費品價格國際競爭力,加快構建吸引海外消費者入境購物、吸引國內高端消費回流通道。依托中心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培育面向全球旅游消費者的國際消費中心,加強中小型消費中心城市的梯隊建設,形成若干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推動與周邊國家聯合開發國際旅游線路,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運用市場手段承辦各類國際文化體育會展活動。推進綜合保稅區建設,積極申報國家整車進口、藥品進口口岸。暢通商品進口渠道,清理進口環節不合理收費,推進通關便利化。進一步推進境外旅客購物通關和退稅便利化,爭取擴大過境免簽范圍。積極向國家爭取,設立日用消費品降低進口關稅試點,適度調整邊民互市進出口商品免稅清單和放寬進口限額。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擴大已有免稅店規模。(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旅游發展委、工商局,昆明海關、云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公安邊防總隊等部門和單位配合)

        五、持續擴大有效供給

        (二十)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發展

        實施農業莊園建設、興水強滇、美麗鄉村、森林云南、扶貧開發、民生改善等重大舉措,扎實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重視和發揮地理標志商標品牌對特色農產品、高品質農產品消費的指引作用,利用我省獨特的地理優勢、多樣化的氣候特點、豐富的物種資源和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位優勢,以地理標志資源的挖掘、發展和保護為基礎,以地理標志商標的注冊、管理、保護為重點,以地理標志商標品牌創建為核心,加快推動綠色農業、品牌農業和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鞏固提升“高原制造”農產品“云品”整體形象。進一步發揮地理標志商標品牌對特色和高品質農產品消費的促進作用,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支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特色農產品氣候品質和地理標志認證。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示范推廣,大力推進紅河州、宣威市、嵩明縣、硯山縣、石林縣、隆陽區和新平縣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支持以精深加工為主的農產品系列開發,積極培育知名品牌。創新農業對外合作模式,推動先進農業技術“走出去”,開展境外合作開發。支持高原特色食品出口生產企業進入國際高端市場的市場準入注冊及認證。(省農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林業廳、水利廳、商務廳、工商局、質監局等部門配合)

        (二十一)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積極貫徹《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見》(云政發〔2016〕64號)精神,圍繞冶金、化工、建材、輕紡等重點領域和技術設備、工藝流程、生產管理等關鍵環節,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新裝備,不斷提高傳統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實施一批產業升級關鍵項目,鼓勵傳統產業設施裝備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推動發展智能制造、協同制造、服務型制造和個性化定制,支持傳統產業延伸產業鏈,推進集群化發展。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承接家電、紡織服裝、鞋帽、塑料制品、玩具、五金等出口導向型消費產品制造。實施云南工業質量品牌行動計劃,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云南制造”知名品牌的影響力。瞄準國內外細分市場需求,從提高產品功效、性能、適用性、可靠性和外觀設計水平入手,全方位提高消費品質量,加快“云品”發展,積極開發生態安全型卷煙產品,提升發展非煙輕工業。按照限量、重組、轉移、退出4種途徑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商務廳、旅游發展委、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二十二)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積極發展以鐵路養護機械、數控機床、高端電力裝備、新能源汽車及內燃機等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業,以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重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培育民生需求的新興產業,制定有關扶持政策措施和專項規劃,培育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業、康體養生旅游業以及信息消費、物聯網等新業態、新產品,力爭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大做強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抵扣政策,鼓勵企業擴大研發投入。采取以獎代補、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績效獎勵和引導基金等多種方式,支持企業承接和采用新技術、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的產業化研究及應用。(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財政廳、商務廳、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二十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堅持生產性與生活性服務業、傳統與現代服務業并重,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商業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貫徹落實云政發〔2016〕64號文件精神,引導和支持制造業企業延伸上下游產業鏈,著力發展工業創新設計、融資租賃、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教育培訓、服務外包、市場營銷和品牌培育等生產性服務業,建設服務功能區和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專業化、社會化發展,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培育和發展壯大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增強集聚功能,促進服務業與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推動服務業跨界發展、創新發展。重點發展旅游、健康、養老、文化、居民和家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體育、教育培訓等貼近人民群眾生活、需求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生活性服務領域,推動生活消費方式由生存型、傳統型、物質型向發展型、現代型、服務型轉變,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在融合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增強服務供給,豐富服務種類,提高發展水平。(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民政廳、旅游發展委、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二十四)以“四眾”促進“雙創”

        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促進生產與需求對接、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有效匯聚資源推進分享經濟成長,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格局。進一步完善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關的制度與政策措施,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推進全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驗檢測機構、大型科研設備儀器、風險投資等信息和機構聯網,對眾創空間提供低成本服務。大力整合政府政策、資金方面的資源,有效發揮政府在創業創新中的引導作用。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充分調動社會和企業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大力推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形成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服務協同的服務平臺網絡,培育扶持一批國家級和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示范基地,為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和轉型升級提供有效的支撐服務。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促進“互聯網+”新業態的形成。(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商務廳、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二十五)大力實施品牌戰略

        抓好品牌培育,深化品牌戰略,落實品牌三級聯創實施意見,大力實施“云品”工程,拓展品牌工作領域。引導企業增強品牌意識,把擴大品牌消費作為促消費、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舉措,推動“云品”出滇,引導品牌企業與大型流通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形成穩定的品牌產銷鏈條。引導企業通過公平競爭開拓國內外市場,擴大品牌產品銷售規模,創建知名品牌。加強政策引導,著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水平,為擴大品牌消費創造條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在品牌孵化、行業自律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深入推進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在商標注冊保護的基礎上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品牌工作領域,提升商標品牌價值,提高品牌貢獻率。支持行業性、區域性品牌建設,注重培育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商標品牌。積極推進州市知名商標、云南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云南名牌的認定和保護,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工作。以品牌建設促進試點工作為依托,發揮品牌消費集聚區的示范引導作用,以點帶面,推動品牌培育工作蓬勃開展。組織開展云南品牌集體展示、集中宣傳推介等產供銷活動,多角度、多渠道宣傳推廣云南品牌。充分發揮展覽展會的推介功能和輻射效應,在國內外大型綜合性展會中設立云南品牌展區,引導云南品牌企業積極參展。把生態、優質、最具特色的云南農產品推向全國市場,讓“云”字號高原生態綠色農產品“走出去”。豐富品牌文化內涵,引導服務業創建知名商品品牌和服務品牌,大力推介商貿特色品牌,保護和傳承中華老字號,振興云南民族傳統手工藝品牌。(省質監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商務廳、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二十六)加快企業產品服務升級

        根據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開發,提供更多的個性化產品,加快發展民族特色手工藝產業。將文化特色與產品相結合,實現從生產到服務再到個性化的創新,不斷完善售后服務。引導企業更加積極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支持企業通過提高產品質量、維護良好信譽、打造知名品牌,培育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持企業運用新平臺、新模式,提高消費便利性和市場占有率,為消費者提供更便利、更專業的服務,使產品供有所求,求有所供。鼓勵企業提升市場分析研判、產品研發設計、市場營銷拓展、參與全球競爭等能力。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和專業化中小企業。(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廳、商務廳、國資委、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二十七)適度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進口

        適度擴大新技術引進和關鍵設備、零部件進口,提高供給側有效產能。落實進口管理體制有關政策措施,完善先進技術和設備進口免稅政策。積極解決電子商務在境內外發展的技術、政策等問題,加強標準、支付、物流、通關、計量檢測、檢驗檢疫、稅收等方面的國際協調,加快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跨境電子商務合作,以電子商務領域的開放促進生產和消費的全流程再造,打造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電子商務輻射中心。(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地稅局、工商局,昆明海關、云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國稅局,省公安邊防總隊等部門和單位配合)

        六、優化政策支撐體系

        (二十八)優化財稅支持政策

        加大重點領域財稅支持。由省直有關部門利用既有財政資金,采取貸款貼息、項目補助、股權投資、績效獎勵等多種形式,重點支持消費業態和服務模式創新、重要消費平臺建設、促消費領軍企業發展、互聯網企業創新創業等項目建設。支持重點商貿流通等企業發展。按照國家部署,推進營改增擴圍改革,全面落實營改增政策,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逐步釋放改革紅利。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運用股權投資、產業基金等市場化融資手段支持消費發展。對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的公共體育設施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財政補貼。落實好國家降稅減負政策,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小微企業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力度。實施消費補貼政策。繼續推行民族節慶消費補貼,探索發放“消費專用券”及以南博會為龍頭的會展消費補貼,試點并逐步推廣實施“旅游一卡通”模式。繼續實施家電家具用品節能補貼和以舊換新政策。發揮政府采購的支持作用,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加大創新產品和服務的采購力度。(省財政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商務廳、地稅局、金融辦,省國稅局等部門配合)

        (二十九)強化土地利用政策

        發揮土地利用規劃的引導作用,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要求的,優先保障新消費、新投資項目用地需求。繼續加大養老、健康業用地政策落實力度。加快實施有利于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用地政策,重點保障新消費、新投資發展需要的公共服務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等用地,適當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科研機構及科技企業孵化機構發展用地,多途徑保障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移動通信基站等小型配套基礎設施用地。優化存量建設用地結構,積極盤活低效利用建設用地。推廣在建城市公交站場、大型批發市場、會展和文體中心地上地下立體開發及綜合利用。鼓勵原用地企業利用存量房產和土地發展研發設計、創業孵化、節能環保、文化創意、健康養老等服務業。依法盤活農村建設用地存量,重點保障農村養老、文化及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用地,合理規劃現代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省國土資源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民政廳、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廳、商務廳等部門配合)

        (三十)優化政府投資結構

        完善政府投資引導機制,發揮財政預算資金杠桿作用。強化各級政府在公共產品和服務中的投資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加大國有資本投資,完善國有創業投資機構激勵、約束和管理機制。發展聯合投資等新模式,探索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完善促進各類私募投資基金有序發展政策。通過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優先保障在消費供給、消費基礎設施、民生保障與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投資,逐步提高消費市場建設、消費環境改善的投資。加快資本市場培育步伐,推動產業實體和消費類企業直接融資。在公共服務設施領域,不斷擴大社會資本參與規模。(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國資委、金融辦等部門配合)

        (三十一)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或發行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繼續加大大中型企業主板市場上市扶持力度,支持中小企業在創業板、新三板和海外上市,加強對擬上市企業的跟蹤服務。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介入發行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成立消費金融公司,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設立消費信貸專營部門,優化消費信貸管理模式,加快消費信貸產品創新,開發滿足多層次需求的消費信貸產品,支持耐用消費品信貸、分期消費信貸發展,重點加大對養老消費、家政消費、健康消費、信息和網絡消費、綠色消費、旅游休閑消費、文化體育消費、農村消費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開展個人消費貸款信用擔保及保證保險。不斷優化銀行卡刷卡消費環境,舉辦銀行卡“用卡促消費”活動,擴大城鄉居民用卡范圍。大力發展手機銀行、移動支付、快捷支付等付費方式。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打造集消費、理財、融資、投資等業務于一體的金融服務平臺。增強農村金融服務功能,推動金融下鄉。布局建設助農E終端、助農POS機、金融便利店等載體,推進農村地區社??虞d金融功能的實施,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省金融辦,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銀監局、云南證監局分別按照職能牽頭;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云南保監局等部門配合)

        (三十二)完善人才保障政策

        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為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創新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實施特殊政策引才、支持民營企業引才,鼓勵高層次人才開展創業創新活動,實施基層人才對口培養計劃。探索建立人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吸引資本、創意和人才聚合,培養及引進適應消費轉型升級和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人才。擴大家政、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專業人才規模,加強信息、教育、醫療、文化、旅游、環保等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更多既懂農業生產又懂電子商務的新型農民。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破除人才自由流動制度障礙。加快建立創新績效評價機制,讓一批富有創業精神、勇于承擔風險的人才脫穎而出。(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教育廳、科技廳、民政廳、環境保護廳、農業廳、商務廳、文化廳、衛生計生委、旅游發展委等部門配合)

        (三十三)出臺促進電子商務發展政策

        研究出臺電子商務發展專項政策,推動基于線上線下(O2O)結合的現代電子商務產業化發展。推動傳統企業發展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客戶(B2C)等多種形式的電子商務,推廣普及農業農村電商,探索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推動傳統農業生產、工業制造及商貿流通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支持有條件的大型批發零售商開辦網上商城,鼓勵中小微企業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空間定位服務、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提升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通過“互聯網+三農”融合發展,推進農超對接、農民物資代購代銷、農村綜合收費電子結算等發展,逐步完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地理標志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和產品質量保證體系,支持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宣傳和銷售地理標志產品,促進品牌農產品消費。在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檢驗檢疫、結匯繳稅等關鍵環節,加快單一窗口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跨境電子商務貨物返修與退運通關流程。(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農業廳、質監局,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昆明海關、云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配合)

        (三十四)健全環境保護政策

        倡導健康節約綠色的消費觀。廣泛開展綠色生活行動,推動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健康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以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為抓手,完善高原綠色產品認證體系。推行垃圾分類回收和循環利用,推動生產和生活系統的循環利用工作。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在生態受益地區與保護地區之間、流域上游與下游之間,通過資金補助、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實施補償。積極培育生態文化、生態道德,使生態文明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提高公眾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良好的環境保護社會氛圍。(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廳等部門配合)

        (三十五)完善組織實施保障

        建立省級協調機制。建立由省直有關部門組成的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協調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職責、責任部門、承擔機構以及相應保障條件,適時召開工作會議,分析國內外消費形勢,研究部署我省培育新消費新供給新動力各項工作,統籌推進各項任務的計劃制定、跟蹤落實、檢查考核等工作,重大事項及時上報省人民政府,對我省消費品產業發展進行動態評估,并作為政府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消費有關統計監測體系,加大入統工作力度,實現消費應統盡統,緊扣消費市場和我省產業監測需求,通過整合有關部門市場運行監測信息收集渠道,逐步完善消費市場產品供應統計監測和評估體系,對我省消費品產業發展進行動態評估,建立健全我省消費市場商品本土化統計監測制度。(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廳、公安廳、司法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旅游發展委、國資委、工商局、質監局、統計局等部門配合)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6年8月5日

        錄入:王俊春 編輯:王俊春
        update time:2016-08-15 10:35:51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會官方網站 業業安-云南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數據治理與事故預防智慧化服務-云南業業安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網-《環球游報》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區官方網站 | 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大理旅游網-大理旅游集團官網 昆明旭坤會計師事務所 云南蝴蝶泉國家4A級旅游景區

      1. <track id="olgpo"></track>
      2. <track id="olgpo"><div id="olgpo"></div></track>

          <track id="olgpo"></track>

            <tbody id="olgpo"><div id="olgpo"></div></tbody>

            {关键词}